偌大的挑高空間,從冷量上考慮是裝了兩臺空調沒毛病,但從風口上設計卻只留了兩個出風口,空調底部的回風口直接消失不見了!
雖然這樣看起來吊頂?shù)撞扛蓛粽麧?,但卻會留下這幾個隱患:
由于沒有設計回風口,空調只能從吸吊里頭吸風,導致吹出來的風都是吊頂里頭的味道。
空調內部需要定期清洗維護,而扇葉的位置就在回風口處,如果沒有開回風口的話完全清洗不了。
空調電機的位置也是在回風口處,如需檢修維護的話也只能通過這里進行,常規(guī)預留30×30的檢修口是檢修不到電機的。
缺點:回風口的開口寬度較大,至少需要25cm以上。
缺點:空調效果較慢,且安裝注意事項多,尤其是底部的檢修口尺寸需要預留到位,否則照樣無法清洗和維修電機!
空調開機一整天房間始終冷不下來或者熱不起來;
同款空調使用起來電費卻比別人高出好幾百塊錢;
大熱天正需要空調的時候,它卻時不時地停機罷工。。。
別小看這一小部分遮擋,說夸張點就是風扇消耗了十份電量,其中三份是被浪費的!
而且這被擋住的熱氣還會反彈回機器內部,影響風扇的正常出風路徑。
Bug:1號機吹出的熱氣與2號機吹出的熱氣正好打架;
本來吹出去的熱風就是要多遠走多遠,不要滯留在室外機周圍!
結果這樣一鬧,熱氣不僅沒走遠,反倒原地抱團取暖了。
其實只要說到中央空調,大家都會擔心只用一臺外機,那一壞不就全屋空調都不能用了?
業(yè)主在欄桿處加裝一面玻璃防止灰塵、雨水等損壞外機
這樣做是達到美觀效果了,但“中央空調非常耗電”的傳說也就不言而喻了~
如果采用百葉遮擋,那就盡可能減少百葉密度和增大百葉角度,同時還要增大整扇百葉面積來彌補被遮擋的部分!
如果碰上熱氣散不出去的情況,那就直接被外機吸回來繼續(xù)用。結果就是耗著你家的電,房間里的熱氣散不出去反而還被吸了回來。
小獅子由衷佩服每一為空調師傅,也由衷呼吁大家關注空調外機位設計不合理的問題!
先不說這樣裝的空調效果如何了,今天小獅子先來說說中央空調到底配幾臺合適?
一套房子需要配幾臺空調,一定是根據住戶的使用需求來定,而非銷售人員拿著圖紙看房間個數(shù)來定。
今天咱就省去開場白,直奔主題:如果你想買中央空調,那小獅子希望你買的是值當而不是被忽悠。
之所以想聊這個話題,是因為現(xiàn)在的空調市場魚龍混雜,隨便一個精神小伙純靠忽悠就可以賣中央空調了。后果就是你以為撿到了便宜,實際上是入坑的開始!
小獅子先列舉三個常見大坑給大家瞅瞅:
后果:中央空調的使用效果差強人意,要么太熱要么太冷!多貴的設備都給浪費了。
根據房間面積挑空調,這是大多數(shù)人選購空調的方式。對于壁掛式、柜式空調來說可能還是適用的,可對于講究舒適性的中央空調來說,絕對是不靠譜的!
一個很簡單的現(xiàn)象:同樣是26度,為什么有人覺得熱,有人覺得冷?就是因為每個人的體感是不一樣的。
中央空調要想達到效果,一定是根據每個人的需求量身定制,比如你喜熱還是喜冷,年齡層次,房間濕度,朝向,布局等等。
在了解這些需求后再去設計空調方案,這樣的流程才是中央空調該有的標準。
如圖這種”菜市場“式設計:不管你是誰反正就是按面積論匹數(shù)賣空調的,多半都是在忽悠你花錢。
2.東西“以次充好”:
| 在空調安裝時,利用你對中央空調的盲區(qū),從中替換型號、輔材;
后果:花了大價錢,買回一堆次產品,讓別人賺了差價,你還被蒙在鼓里;
雖然空調設備、輔材都是白紙黑字寫在合同上的,但對于大多數(shù)的業(yè)主來說只要空調裝起來能用就行,一般也不會在安裝過程中去關注細節(jié)。
再加上這些東西全是裝在吊頂里看不見摸不著的,一來二去的可不就被鉆空子了。
就拿空調設備型號來說,動不動就是一大長串字母數(shù)字組成,隨便換個字母可能就差了一個檔次了。
更別提安裝輔材上,那一堆堆可能放在你面前你都看不出名堂來的玩意,如果遇到不靠譜的安裝隊,可不就任人宰割了。
運氣好點,就是被坑點差價;運氣差點那就是后期空調不停出紕漏了。而且中央空調出紕漏可不比普通家電,順勢你就進入第三個坑了!
后果:修唄,看是要砸墻還是砸吊頂。修不好想換掉?那就只有重新裝修了。
中央空調在大多數(shù)人的潛意識里,還是停留在家用電器的角色。購買時更多關注的是產品本身,對于安裝上不會太講究。
這也導致整個中央空調市場風向都在追求怎么以更低的價格來迎合客戶,而不是以更好的安裝服務來占據優(yōu)勢。
網上不也經常說不要買中央空調,不然故障率高呀,漏水隱患大呀!就是因為大家都忽略了中央空調其實是屬于隱蔽工程的一部分!
說起來,中央空調其實已有近百年的發(fā)展史了,沒被時代淘汰就說明產品是經得起市場考驗的。
之所以有許多聲音在說中央空調不好用,往往都是因為遇到不靠譜的商家才造成的!而這些坑在購買前期其實都是可以避開的。
在之前篇章,小獅子都在說專業(yè)名詞,后來發(fā)現(xiàn)其實行業(yè)外的人對什么充氮焊接、試水試壓是不太受用的。
所以這回咱們簡單點,總結幾個在購買前期肉眼可辨的通用方式:
在一套完整的中央空調購買流程中,應該有業(yè)務、設計、安裝、監(jiān)理至少四組人對接。各司其職,這樣做出來的東西才有保障。
但許多商家為了省錢,都是一個業(yè)務員包辦所有事宜:設計憑嘴皮子、安裝靠外包、監(jiān)理直接省略,倒也成功俘獲了不少客戶。
不得不說這是他們的本事,但如果你不想過程中存在貓膩,那么請不要因為便宜而輕信一個人的團隊,除非你自己懂得中央空調!
如果你在購買中央空調時,發(fā)現(xiàn)這家門店主營彩電、冰箱等家用電器,那么請質疑一下這家中央空調門店的專業(yè)性!
現(xiàn)在許多專賣店都打著“舒適家”的口號,賣彩電、冰箱、熱水器等家電的同時,又順帶給你提供中央空調,美名其曰幫你一站式搞定。
但中央空調屬于半成品,安裝的重要性不容忽視。以家用電器的標準來售賣中央空調,能有多少精力鉆研空調隱蔽工程的標準?
而且小獅子認為從空調、新風、除濕等角度出發(fā)打造空氣上的舒適一體化才是舒適家的理念,而不是通過一堆和空調不相關的家用電器來營造噱頭。
口號喊的再響亮,都不及客戶的用后評價!
買中央空調就像買盲盒一樣,不到裝修的最后一刻你永遠不會知道最終效果如何。但和挑選盲盒不一樣的點在于“你可以通過他人的評價來判斷”!
在購買前期問問商家,你所在的小區(qū)是否有人選擇了這家門店,然后去看看別人裝完后的效果和評價。
畢竟賣家秀永遠都是光鮮亮麗的,而買家秀才是真實寫照??丛u價不僅僅適用于淘寶購物,同樣也適用于購買中央空調。
實地考察,就算看不出貓膩也能激起商家在安裝上對你的重視!
在購買中央空調時提出逛工地的要求,首先你可以看出這家店的銷量如何?如果連一個在做的工地都拿不出手,那估計是銷量不太好了;
其次,就算是真到工地去了,即使你看不懂那些線線管管的,但你可以看看師傅的精神狀態(tài),工服和工具是不是統(tǒng)一規(guī)范呀~
如果這些表象東西都不修邊幅了,那你想想在安裝工藝上還能講究到哪里去?
以上四個步驟用在前期去篩選空調服務商比單純聽銷售的一面之詞實用多了,在此基礎上小獅子再下點猛料,三問商家:
| 冷負荷指標:表示該區(qū)域每平方的冷量值。單位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