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上篇內容,小獅子強調了風口花樣盡量不要選擇側送側回,更不能去穿梁送風。那怎樣的方式才是推薦的呢?
最佳的方式應該是可以讓整個房間的氣流至上而下循環(huán)流動,底部熱氣不斷被吸走,冷風可以吹到人體活動區(qū)域。
小獅子用三腳貓的畫功展示如下:
效果圖
?一般,臥室大多采用側送下回的方式,利用進門處的局部吊頂來打配合,有條不紊地讓整個房間的氣流循環(huán)流動起來。
?而對于全局吊頂?shù)姆块g,則采用下送下回的方式來實現(xiàn)至上而下的氣流循環(huán)。
而且!敲黑板?。。?/strong>
這種方式的制熱效果最佳,熱風直達腳底!想要有制熱效果的業(yè)主可以去康康~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卻總是狀況百出。各種“藏風口”的花樣又來咯!
花樣一:調回風口離開房間
為了讓進門處的吊頂風格簡約,為了讓吊頂與衣柜齊平,為了。。各種原因,回風口被裝在房門外的走道上。
這波操作帶來的后果就是空調失控了~
還是拿熱菜打個比方,要想知道鍋里的菜都熱勻沒就夾一塊嘗嘗~
中央空調也有這種功能:在設備的回風口處有一個感溫探頭,用于感溫吸進來的風。
當探頭檢測到吸進的風溫達到設定值,它就會告訴空調降低功率,慢慢運轉。
這也是變頻空調舒適又省電的原因。
現(xiàn)在好了,回風口被放在房間外,吸的都是走廊里的風,感應的也是走廊里的溫度。可走廊又沒裝空調,所以探頭一直傳遞信息:好熱呀!
于是空調一直加大馬力,結果房間沒效果,電費還蹭蹭蹭,任憑怎么操控遙控器都沒反應。
小獅子提醒:
要想空調有效果,送風口和回風口不能挨太近(1米以上),同時也不能相互分離,讓“兩口子”呆在同一個空間里面才能默契配合!
而且!放的位置也很關鍵,如果被放在一些不痛不癢的位置,那效果也是一言難盡。
花樣二:風口被發(fā)配邊疆
經常,有裝修為了追求客餐廳的美觀度,會把空調風口安排在一些邊邊角角的地方。給業(yè)主一看效果圖,整體干凈利落,滿眼舒適感。
因為在許多設計師眼里,空氣是循環(huán)流動的,不論空調裝在哪里,靠擴散總能實現(xiàn)滿屋冷氣。
所以,基本上空調都是遷就著裝修走,一切以裝修美觀為出發(fā)點。畢竟,業(yè)主能找裝修公司的目的肯定是出于美觀考慮。
但小獅子一直都認為美有很多種,舒適卻只有一種!
買空調的目的,應該是奔著舒適去的。這樣子的裝法只會導致白浪費了這臺空調了!
雖然氣流是循環(huán)流動的,可這是有原則的:靠吹出去的風推動和回風口的吸力引導,氣流會在兩風口之間循環(huán)流動。
如果在一個密閉的小房間,風口外的區(qū)域靠擴散還能有點效果。可在開敞的大空間,擴散的速度就和龜兔賽跑一樣。
最終就是進門冷氣十足,餐桌上熱氣騰騰,房間冷熱不均,主要活動區(qū)域沒有空調效果。
小獅子提醒:
風口需要對準主要熱源區(qū)域,比如圖中的餐桌、沙發(fā)這些靠窗處、熱量大的地方。讓風能吹到這些區(qū)域才能讓空調發(fā)揮出效果。否則,只會成為花瓶擺設!
花樣三:一口多用
為了節(jié)省成本,為了吊頂簡約美觀,為了。。。各種原因,導致一臺空調需要兼顧2~3個區(qū)域。
在裝修前期,經常有業(yè)主或設計師提出這樣的方案,空調商為了促成生意,也會拍腦袋答應。
前期是沖著美觀,沖著性價比考量,到了后期就要開始頭疼空調效果了!
曾經,有位業(yè)主就想餐廳、客廳和兒童練功房共用一臺空調,理由是省電。
小獅子就以此來分析一下到底能省多少電?
首先,氣流不會自己拐彎!如圖的空調位置是吹不到背后餐廳的。
要想靠氣流擴散的話?回風口就擺在那,過完回風口基本沒啥冷氣了,就算后期裝臺風扇也無力回天,畢竟吃飯的熱量是不可估量的。
其次,家用中央空調的吹風距離在6~7米已經是很意外了。想要再吹遠些的也有,但相對應的噪音也會上去,常裝于大商場、動車站這種環(huán)境。
如圖三個空間的長度距離,空調不論裝在哪里,總有一個空間是感受不到冷氣的。
最后,由于這臺空調匹配的是三個空間的冷量,因此開機功率也會提高,業(yè)主可能每次只在一個區(qū)域活動,可空調卻時刻按三個區(qū)域的功率運轉,這能把電省到哪里去呢?
特別是直面風口的位置冷氣最足,導致坐在沙發(fā)上承受著不該承受的冷量!
的確,一臺空調是可以滿足這三個空間的冷量要求,可問題就在于戶型長度超出了空調能力范圍!
小獅子提醒:
出于效果考慮,每個功能區(qū)域最好有單獨空調對應;除非空間小且距離長度在空調承受范圍內,那可兼顧使用。
所以,有時候堅持要業(yè)主選購兩臺空調的不一定是黑心商家,而是確實為了業(yè)主之后的效果考量。如何分辨就看業(yè)主的慧眼了~
至此,還是那句話:氣流有氣流的原則,房子也有房子的結構,不要互相破壞去追求美觀。